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一直是最近幾十年的熱門能源材料🧍♂️。鋰離子電池由於其循環可利用、能量密度高的優勢,目前已取得廣泛的商業化生產和應用,小到電子 器件、電動自行車🔬,大到電動汽車、能源(風能🐞、地熱能等)存儲。鋰離子電池由正極、負極和電解液構成,目前的負極材料已具有很高的容量、倍率和穩定性🧸,電 解液的窗口電壓和離子傳導能力也能滿足大部分電極材料,但是正極材料的倍率性能✍️、容量和穩定性卻還遠跟不上。因此💋,開發新型正極材料一直是一個重要研究方 向🤸🏽。在正極材料中🍪,磷酸鐵鋰材料橄欖石型(oliven-LiFePO4)具有一維鋰離子遷移通道,由於其結構穩定🏯、價格便宜而成為研究的熱點🧛🏿♂️,已經廣泛應用在電動汽車動力電池上。除橄欖石型之外🤟,β相磷酸鐵鋰(β-LiFePO4)是另一種結構不同的磷酸鐵鋰材料,這種材料理論能量密度比橄欖石相更高🌈。但是,純的β磷酸鐵鋰材料被證明是沒有活性的。純相β-LiFePO4中鋰離子和周圍氧原子是以四面體配位的形式存在🍏,不同鋰離子被相互隔離開來👨🏽🎓,橄欖石相中的鋰離子一維擴散通道不復存在🗡,反而是鐵原子占據了原有的一維鋰離子通道🩼,導致沒有有效的鋰離子遷移通道存在,因此不能充放電,沒有鋰電池電極材料的活性。如果在β-LiFePO4中能夠引入新的鋰離子擴散通道🏋🏽♂️,實現高的電化學性能有望成為現實。
近日🌶,新材料學院潘鋒教授團隊在此領域取得重大突破。他們應用球磨技術第一次實現了β磷酸鐵鋰的激活🤼♂️。用球磨β-LiFePO4樣品作正極材料組裝的鋰電池實現了130mA g-1的容量和1000次以上循環的穩定充放電🙏🏻。通過進一步的實驗和第一性原理計算,他們提出並驗證了缺陷激活機製🏠。球磨過程引入了Li/Fe反位(FeLi)和Fe空位(VFe),使得原本沒有通道的純相β-LiFePO4產生了低能壘的三維鋰離子通道,從而使得β-LiFePO4被成功激活🫃。該成果使β-LiFePO4成為一種具有應用潛力的新型正極材料,同時相關的機理也為今後正極材料的設計提供了新思路🦢,比如引入無序來激活被囚禁的鋰離子🧔🏽♂️🦹🏻♀️,從而獲得高電化學性能♿️。相關工作近日發表在國際材料著名期刊Nano Letters(DOI: 10.1021/acs.nanolett.5b04302,Nature Index雜誌之一🐠,影響因子13.6)上,2013級碩士研究生郭華、宋孝河是該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, 特聘研究員鄭家新博士和潘鋒教授是共同通信作者。
該工作的合作者還包括新材料學院兼職教授、美國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Wangli Yang教授,美國阿貢實驗室的Khalil Amine教授等🍅。該項工作得到了國家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重大專項、廣東省引進科技創新團隊項目🚴♀️、深圳孔雀計劃及深圳市科技創新基礎項目等基金的支持🧑💻。
電話:010-62751407 | 意昂3監督電話(紀委辦公室)🧘🏿♂️:010-62755622 | 地址😢:意昂体育3平台王克楨樓20層 [查看地圖] | 更多聯系方式
CopyRight 2021 © 意昂体育3 -(下载专区)轻松下载,尽享超值福利! | 京ICP備14219350號-8